新闻中心

喜报!教育学部在学校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表彰中荣获佳绩

发布时间: 2025-04-21 12:59:59 浏览次数: 作者: 徐子怡 史姝颜 姚硕琪
返回列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学部在2025年寒假期间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学部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一线,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校团委近日公布的表彰决定中,教育学部荣获多项殊荣,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一、捷报速览:教育学部载誉而归

· 9支实践团队荣获校级表彰

· 26名优秀个人展现青春风采

· 8大实践领域全面覆盖(美育教育/智慧养老/春运服务/非遗传承/乡村振兴等)

· 10+个实践基地遍布省市

二、破壁实践:当象牙塔遇见烟火人间

1. 童心传韵:让非遗新生

团队:“戏映童心,剧译童声”

特色

· 创新构建"高校-文化场馆-中小学"三位一体的美育实践模式

· 以泉城文化IP"兔子王"为主题创作《非遗的故事系列》原创剧本

· 形成"多元艺术融合"的教学特色

成效

· 深入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开展实践

· 获评"十佳调研报告"及一等奖

· 未来计划将模式惠及更多学校

2. 银龄智享:让岁月流光

团队:"乐龄薪火"

突破

· 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新型养老生态

· 开发"银龄互助学习圈"小程序

· 设计以"健康、快乐、学习、互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反响

· 实现"以老助老"的良性循环

· 获评校级优秀实践调研报告二等奖

· 助力接下来探索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结合的养老模式

3. 驿路暖阳:让归途如歌

团队:“青春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

创新

· 将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

· 建立"服务台账"记录重点帮扶旅客情况

· 创建"分区轮岗+专人负责"工作机制

服务

· 深入莱芜汽车总站开展春运服务

· 形成可持续的志愿服务模式

· 获评校级优秀实践调研报告三等奖

4.数字护遗:让古韵绽新

项目:“数字化技术与非遗技艺传承的融合路径探索”

特色

· 构建“三维融合”创新框架,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非遗传承

· 深度访谈非遗传承人及行业专家,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调研

· 探索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新模式

成效

· 为莒县“过门笺”非遗项目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

· 开辟非遗技艺在数字时代传承的新路径

获评校级优秀实践项目,未来将持续深化数字领域探索

5.青鸟助乡:让乡土生辉

团队:“青鸟殷勤为探看,千村行动悟发展”

突破

· 响应国家“青鸟计划”与“千村行动”,扎根惠民县胡集镇

· 围绕产业振兴、文化传承、生态治理开展多维实践

· 通过入户访谈与数据建模分析乡村城镇化进程

反响

· 助力大学生理解乡村发展规律

· 获评校级优秀实践调研报告

· 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6.多元躬行:让青春闪光

团队:“实践知行录——实践出真知,成长正当时”

特色

· 创新“政策宣讲+民生服务”双轨模式

· 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服务春运旅客

· 开发“色彩疗愈”美育课程关爱留守儿童

成效

· 获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百强团队"

· 形成了"关爱、合作、传承、展望、成长"实践脉络

· 彰显了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

7.乡野问策:让振兴有方

团队:“实践下乡,情暖乡村——村庄的故事”

突破

· 采用“田野调查+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聚焦天津武清区特色村落发展瓶颈与机遇

· 建立“一村一策”发展建议数据库

反响

· 挖掘典型村庄产业升级案例

· 为基层治理提供青年智慧

· 获评校级优秀实践成果

8.母校传灯:让薪火长明

团队:“感恩母校行,共筑山师梦”——城阳第一、第二高级中学

特色

· 设计“高校-高中”成长对话特色活动

· 通过微课展示、专业咨询、生涯规划等形式深度互动

· 建立常态化线上答疑平台延续帮扶

成效

· 覆盖在校生800余人

· 助力母校高考重点率提升

· 获评“优秀招生宣传实践团队”称号

9.师大扬帆:让未来可期

团队:“情系桑梓校,齐扬山师风”——东营市一中垦利集团

突破

· 从四大角度多维宣传山师魅力

· 开展招生宣讲与交流活动

· 搭建高中-大学衔接桥梁

反响

· 彰显了山师学术底蕴与人文关怀

· 进一步拓展优质生源渠道

· 点燃学弟学妹的大学梦想

三、成长进行时:在服务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1. 专业能力提升

· 将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 在服务中深化理论认知

·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素养

2. 综合素质发展

· 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

· 提升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 锻炼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3. 社会影响广泛

· 获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 服务模式被相关单位采纳

建立多个长期实践基地

四、实践者说:那些值得珍藏的瞬间

"看到孩子们在戏剧课堂上绽放的笑容,我们真切体会到教育的意义。"

——"戏映童心"团队高婕

"教会第一位老人使用视频通话时,她与远方孙子的连线让我泪目。"

——"乐龄薪火"成员贾晨蕾

"旅客的一句'谢谢同学',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春运志愿者张怡欣

五、未来可期:砥砺奋进再启新程

教育学部学子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实践诠释担当。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的累累硕果,不仅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更是同学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能力的生动见证。从美育课堂到春运站点,从城市社区到乡村校园,处处都留下了教育学人知行合一的身影。未来,教育学部将进一步拓展多元化实践平台,助力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涌现出更多带着山师印记的青春力量!

审核人: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