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刘水云教授,应邀在山东师范大学文苑107会议室,以线上形式开展题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制度逻辑分析:以来华留学政策为例”的学术讲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师及硕博研究生共计30余人参加。活动由教育学部副部长车丽娜主持。

讲座伊始,刘水云教授以教育政策研究的两种实证研究范式为切入点,系统剖析了传统政策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从“就事论事”向“以理论事、就事论理”转变的理论建构路径。随后,她以来华留学政策为具体案例,从研究背景与问题、制度逻辑、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分析与结论五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如何对教育政策展开质性研究。她指出,政策执行在多重制度相互作用与竞争的影响下,深刻改变着组织的决策与行为,而组织也会相应地对制度做出回应,在此复杂过程中,挖掘政策执行中的制度逻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刘教授详细介绍了三级编码的应用,先后通过描述性编码、结构编码和精细编码,逐步分析政策执行背后的多重制度逻辑,为在场师生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操作指南。在现场互动环节,全体师生聚焦“质性研究信度与效度的平衡”“三级编码实操”“资料虚假信息处理”等热点问题积极发问,刘教授倾囊相授,现场研讨气氛热烈。

讲座末尾,谭敏达副教授对本次讲座做出全面总结,勉励同学们结合讲座内容,将制度逻辑视角融入个人研究和教育政策领域当中,以此推动研究工作迈向新高度。

本次学术讲座极大地拓宽了同学们在政策分析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视野,启发同学们从“逻辑视角”出发,重构研究框架,深入探索政策执行的关键要点。接下来,全体师生将在教育政策研究领域深耕不辍,将所学理论切实转化为高质量学术论文和研究项目。
审核人:王珂 孙宽宁